English

探寻“人格之根”

2000-09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冗务缠身会使人的思想陷于昏睡。每天忙于俗事时,想的都是如何“应付”,很少去质疑诸事所以如此的前提。我想,这是庸人之所以成为庸人的原因之一。良夜扪心,常有悲凉之感袭上心头,每当如此,便想披衣起床,找点书翻翻。深夜乱翻书,不同于白天,不是为了备课,更不是为了给上级“打报告”,而只是寻找一根针,能把昏睡着的灵魂刺痛、刺醒。其时常读的是一些年轻人写的锋芒毕露的文章,由于年龄的阻隔,在理性上未必认同,但在心灵上却获得一种针刺般的痛感、快感。读中义《九谒先哲书》中分析王国维由于学统与道统相冲突终走向自沉的文字,真感到像一把解剖刀在我的五脏六腑中搅,我所获得的已不是一般的刺痛感,而是一种灵魂的震撼。读完《谒王国维书》时是凌晨三点钟,我终于无法再入睡,直到天明。

近几年学术界提倡“规范”,这无疑是很必要的,倡导规范的本义是给思想以科学的骨架,而不致为时髦思潮所左右。但历史又告诫我们,任何思想在其萌芽时是很难规范的,如果把规范抬得至高无二,思想就会变成规范的奴婢。中义是忠于科学理性的,他对二十世纪学人的研究足够写一本《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》,但他却采用了眼下的这种文体。这本书的学术容量不低于学术论著,但其中最珍贵的却是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颖悟和机智。正是这些非纯逻辑论证的话语,与许多鞭辟入里的分析交融在一起,构成了本书的魅力所在。

作者的着力点不仅在前贤们的学术遗产,更在于触摸学术背后的灵魂,即作者自谓的“人格寻根”。在《谒胡适书》中,作者写道:

此根在心底埋得很深,近乎本能,是孩提时吸吮母乳便融入五脉的,故与其说它是文化心理现象,毋宁说它更像神经末梢,极其纤微过敏,一俟被感动,便牵一丝而动全身,如电脉冲,沿脊椎????地传导,以至人体颤栗,不可不倾心且委身之。它可被体悟,却难言传,因人的自我知解力有限,不易抵达深层,或人往往可表白自己为何如此作为之心境,却无计言说此心境何以发生,这一更为深邃的深层精神存在便是我所谓的“人格之根”,亦即灵魂。

这是一种探险,也是一种冒险。因为深入探寻“人格之根”,只有一条途径:就是“将心比心”,拿自己灵魂作抵押。在中义操着解剖刀,去解剖王国维、胡适、冯友兰等巨子的“人格之根”时,我分明看到他也在解剖自己。在解剖刀上滴着的,也有他自己的血。

王国维在谈到尼采时说过:“吾爱以血书者。”我深有同感,故愿向读者推荐中义的这本书,并以此激励自己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